2009年3月22日

認識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是很常見的情況,然而父母卻很擔心寶貝身上黃黃的到底要不要緊?多久會好?聽說餵母奶會引起黃疸,怎麼辦呢?在此我們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什麼是新生兒黃疸,以及它的治療與注意事項。

(內文)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黃疸的成因
人體血中的紅血球老化後經代謝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廢物最後經由肝臟排出體外。如果這種廢物產生過多(如紅血球破壞過度)或無法排出(如肝膽系統疾病造成排出異常)就會累積在體內,引起皮膚、眼白泛黃,也就是所謂的「黃疸」。所以說黃疸是許多不同的原因,造成膽紅素堆積在體內而形成的臨床表現。

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如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而醫護人員解釋病情時會以「?黃疸指數」來簡稱膽紅素的濃度,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而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紅血球較成人多(因此紅血球代謝後廢物較多),而且肝臟較不成熟(因此膽紅素較不易排出),所以比較容易產生黃疸。這種因生理現象導致的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一般嬰兒或多或少在出生第二天開始就會有生理性黃疸的出現,第四天達到最高峰(最黃),1~2星期後逐漸消退。生理性黃疸的黃疸指數通常小於12,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無其他症狀,通常不需治療就會消退。

*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病理因素造成的黃疸稱為「病理性黃疸」,這些病理因素包括:
1. 新生兒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註1)、Rh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導致紅血球破壞,使膽紅素代謝增加。
2. 肝臟疾病如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炎等,導致膽紅素無法排出。
3. 新生兒感染,導致紅血球破壞、肝功能降低。
4. 生產過程導致新生兒頭皮淤血,淤血內的紅血球破壞而產生膽紅素。
病理性黃疸的黃疸指數通常大於15,不但需要治療,而且若不注意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註1)ABO血型不合:若母親為O型,嬰兒為A型、B型或AB型,則有可能因紅血球破壞增加而出現黃疸。

父母應注意什麼?

*寶寶是否有黃疸?
首先,需注意寶寶是否有黃疸。可將嬰兒置於明亮處,觀察嬰兒皮膚及眼白的部分,若比前一天觀察到的黃或比其他嬰兒黃,就可能有黃疸。同時觀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臉部泛黃,表示黃疸程度並不是很嚴重;若泛黃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時,則黃疸可能已經到達需要照光治療的程度了。

*若有黃疸需注意什麼?何時送醫檢查治療?
黃疸需注意的是,是否有需住院治療的病理性狀況。爸媽們可以注意下列幾點:
1. 注意黃疸的程度:若腹部或以下皮膚泛黃,或是皮膚泛黃的速度很快(如泛黃很快的由臉延伸至胸部、腹部時),需送醫檢查。此外,出生24小時內就有黃疸,或是足月兒黃疸超過1~2週,早產兒黃疸超過2~3週,也是病理性黃疸的表現,最好送醫檢查。
2. 注意病理性黃疸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嘔吐、膚色蒼白、活力變差、食慾不振、腹漲、腹瀉、發燒、小便變濃茶色、大便顏色變白(註2)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醫檢查。
3. 注意某些使黃疸加重的因素:如早產、生產時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如蠶豆症)、嬰兒產前或產後可能有感染(如媽媽產前有發燒感染、早期破水)也是須注意的事項,並於送醫時告知醫生此病史。
(註2)若有大便顏色變灰白、小便變濃茶色等情況,可能是先天性膽道疾病,有時嚴重到需要換肝甚至危及生命,需多加注意。

*黃疸兒的居家照顧
生理性黃疸如果無異常狀況,只需多加觀察,按照一般照顧的方式照顧寶寶即可,不需特別處置。建議方法如下:
1. 給予足夠的餵食。
2. 不建議給予葡萄糖水、開水或退胎水,因為不但無法改善黃疸,反而會加重症狀,甚至會影響食慾,造成離子不平衡等嚴重後果。八寶粉等藥物也不可服用。
3. 照陽光或一般日光燈照射或許有點幫助,但效果如何仍無定論,而且須小心不要被曬傷。
4. 一些會導致黃疸或加重黃疸的情況需避免,如蠶豆症嬰兒需避免接觸奈丸、紫藥水等會引起溶血的物質。
5. 用藥時須經醫師處方,因某些藥膏或藥物也會引起蠶豆症嬰兒溶血。
6. 避免感染、飲食不足、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情形。

*喝母奶會引起黃疸?黃疸兒可以繼續喝母奶嗎?
喝母奶可能引起黃疸。若黃疸出現時間在第2~4天,稱為「早發性母乳性黃疸」,原因和餵食不足,導致排便量減少(隨糞便排出之膽紅素因而減少)有關,所以需給予足夠的餵食。若黃疸在出生後10~14天才出現,則稱為「晚發性母乳性黃疸」,可能持續2~3個月才會完全消退,原因和母乳內所含的物質有關。一般而言,母乳性黃疸極少引起嚴重的病情,不需因怕黃疸而停止哺餵母乳。

根據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當黃疸指數小於15~17時,仍可放心的哺餵母乳並且照光治療。超過此指數時可以持續哺餵母乳,或暫時以母乳加配方奶餵食,或暫時換成配方奶,再加上照光治療。至於該採用什麼方法,可以和醫師討論比較適合寶寶的處理方式。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總醫師 顧明修
轉載自2005年3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Directed by Babymoon

您可以透過預約來參觀,舒適寧靜的環境讓您愛上在這裡的每一刻
台北市最棒的坐月子中心,五星級產後護理,
多種精緻月子餐任選 全方位二十四小時服務,產後妥善細膩的照顧!
彌月房預約參觀專線: (02)2577-0477
彌月房地址: 台北市八德路3段30號10樓

新生兒鵝口瘡(Thrush)

一種嬰兒常見的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健康的正常人,口腔和腸道都可能有念珠菌的存在。鵝口瘡就是指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在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灶。

原因:
正常新生兒的鵝口瘡,99%市出生經產道,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1%因抵抗力差、如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藥物、後天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鵝口瘡就可能出現。

症狀:
患鵝口瘡的嬰幼兒,在舌頭、顎及口腔內側可發現白色凝塊的瘡斑,白屑周圍繞有微赤色的紅暈,須與奶垢區別,鵝口瘡在強力擦拭時可能會出現出血點。若不加以治療,病兆可能擴散至喉部,腸胃道而引起腸炎、肺炎,甚至蔓延全身。若是感染程度較輕微,通常無明顯症狀發生,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臨床上嬰兒可能出現躁動不安、胃口不佳,甚至拒絕進食,各位媽媽應注意。

治療:
健康寶寶的鵝口瘡,因為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免疫失調,大都能自行痊癒。但有些寶寶的鵝口瘡,是因為存在著其他誘發因素,像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等,就必須把誘發因素去除後,才比較容易治癒。
治療可採用抗黴菌藥物,如滅菌靈Mycostatin(Nystatin),效果很好。若使用懸浮液的抗黴菌藥物,則將懸浮液滴入口腔兩側。若抗黴菌藥物為粉劑,則以棉花棒或以紗布包手指沾藥物塗抹口腔。通常一天分四次於飯後使用,在餵藥之前,應讓寶寶先用溫水吸吮以達到清潔口腔的效果;服藥後三十分鐘內,不要讓嬰兒再進食任何東西。藥物治療至少持續一週以上或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服用三天才能根除病兆。

注意事項:
1.出現在舌頭上及兩頰內側之白色凝乳斑的鵝口瘡,易與奶垢混淆,若硬性除去易導致出血。
2.餵奶前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
3.奶嘴、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20分鐘以上,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4.哺餵母奶者,餵奶前需仔細清潔乳頭、乳暈,保持胸衣的清潔及乾燥。
5.寶寶的玩具,也應該定時清洗,清潔時,可浸泡攝氏55度之清水至少十分鐘。

*治療五至七天後仍未改善,鵝口瘡情況越來越嚴重,嬰兒仍不願意進食或不明原因之發燒發生,應盡快就醫。

轉載自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

~Directed by Babymoon

您可以透過預約來參觀,舒適寧靜的環境讓您愛上在這裡的每一刻
台北市最棒的坐月子中心,五星級產後護理,
多種精緻月子餐任選 全方位二十四小時服務,產後妥善細膩的照顧!
彌月房預約參觀專線: (02)2577-0477
彌月房地址: 台北市八德路3段30號10樓*若媽媽同時有產道感染跡象時,亦請至婦產科就診。